Workflow
九龙仓集团(00004)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08 09: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增长24%至209.97亿港元(2020年)[24] - 营业盈利同比增长41%至111.04亿港元[24] - 基础净盈利同比增长14%至30.92亿港元[24] - 股东应占盈利同比增长14%至38.64亿港元[24] - 收入增长24%至港币209.97亿元(2019年:港币168.74亿元)[108] - 营业盈利上升41%至港币111.04亿元(2019年:港币78.69亿元)[108] - 基础净盈利上升14%至港币30.92亿元(2019年:港币27.1亿元)[107] - 股东应占集团盈利增加14%至港币38.64亿元[114] - 集团基础净盈利增加14%至港币30.92亿元[114] - 内地发展物业收入上升59%至港币112.22亿元(2019年:港币70.54亿元)[108] - 内地发展物业营业盈利上升101%至港币64.25亿元(2019年:港币32亿元)[108] - 内地发展物业整体营业毛利率上升至57%(2019年:45%)[108] - 内地投资物业收入上升7%至港币42.01亿元,营业盈利增加11%至港币25.73亿元,基础净盈利增长9%至港币16.38亿元[18] - 按应占份额计入合营联营公司后,内地发展物业收入增长19%,营业盈利上升55%[19] - 中国内地发展物业确认入账收入增加19%至港币176.58亿元[48] - 长沙国金中心收入增加25%,营业盈利增加55%[64] - 香港豪宅业务收入贡献14.53亿港元(按应占份额计算)[35] - 香港豪宅业务营业盈利贡献7.97亿港元[35] - 九龙仓酒店分部收入下跌25%至港币3.96亿元[78] - 物流分部收入下跌1%至港币25.66亿元[87] - 投资物业重估亏损港币3.96亿元(2019年:盈余港币2.86亿元)[109] - 应占联营公司盈利下跌49%至港币1.72亿元[112] - 应占合营公司盈利上升114%至港币10.66亿元[112] - 其它长期投资公允价值收益净额港币11.87亿元(2019年:港币1.33亿元)[11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支出减少30%至港币7.8亿元(2019年:港币11.12亿元)[111] - 税项支出增加58%至港币47.43亿元[113] - 为香港发展物业项目作出港币28.64亿元减值拨备[110] 内地发展物业表现 - 内地发展物业已签约销售额达人民币174亿元,超额完成目标16%,年末未确认净销售额为人民币280亿元[18] - 中国内地发展物业确认入账收入增加19%至港币176.58亿元[48] - 内地发展物业收入上升59%至港币112.22亿元(2019年:港币70.54亿元)[108] - 内地发展物业营业盈利上升101%至港币64.25亿元(2019年:港币32亿元)[108] - 内地发展物业整体营业毛利率上升至57%(2019年:45%)[108] - 按应占份额计入合营联营公司后,内地发展物业收入增长19%,营业盈利上升55%[19] - 公司内地发展物业的土地储备合共280万平方米[3] - 内地土地储备280万平方米[133] - 北京壹‧亮马项目获2020年金盘奖北京赛区最佳预售楼盘[96] 香港发展物业表现 - 公司自2020年12月起投资超过150亿港元购入新地块,土地储备增加超过一倍[3] - 公司以近30亿港元售出五座洋房,并以每月超过200万港元租金租出两座洋房[3] - 公司以港币120亿元购得文辉道地块并于2021年2月通过合营公司以港币72.5亿元购得相邻地块,山顶土地储备增至近60万平方呎[18] - 公司以港币120亿元购得文辉道2至8号地块,最高可建楼面面积25.9万平方呎[36] - 公司占50%权益的合营企业以港币72.5亿元购得文辉道9及11号地块,最高可建楼面面积14.5万平方呎[36] - 公司山顶土地储备增至近60万平方呎,成为山顶最大土地持有开发商之一[36] - Mount Nicholson一个分层单位以港币5.33亿元售出,呎价港币11.6万元[40] - 77/79 Peak Road三座洋房以港币17亿元售出,最新成交价港币5.58亿元,呎价超港币9.2万元[40] - 11 Plantation Road第1号洋房以月租港币135万元租出,呎租港币125元[40] - 九龙塘住宅项目最高可建楼面面积43.6万平方呎[43] - 香港土地储备360万平方呎[133] - 香港及内地发展物业销售额达港币210亿元[133] - 确认入账收入达港币190亿元[133] - 已签约发展物业销售总额下跌14%至港币209.51亿元[115] 投资物业表现(内地) - 内地投资物业收入上升7%至港币42.01亿元,营业盈利增加11%至港币25.73亿元,基础净盈利增长9%至港币16.38亿元[18] -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和长沙国金中心购物商场租户销售额突破2019年水平,奢华品类销售急升带动整体表现[18] - 长沙国金中心收入增加25%,营业盈利增加55%[64] - 长沙国金中心1号塔楼投资物业出租率从1月49%升至年底83%[65] - 长沙国金中心商场出租率达100%且零售销售增长42%[66] -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商场零售销售全年增长18%且出租率稳企97%[71] -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国庆黄金周单日客流近30万人次[71] - 内地投资物业占2020年集团基础净盈利53%[133] 投资物业表现(香港) - 九龙东物业组合应占总楼面面积204.8万平方呎[44] - 投资物业组合估值港币782亿元占总营业资产33%[118] 酒店业务表现 - 公司旗下尼依格罗品牌新成员苏州尼依格罗酒店订于2021年4月开业[3] - 尼依格罗酒店2020年下半年业绩亮眼,第三季度入住率创下纪录新高[18] - 九龙仓酒店分部收入下跌25%至港币3.96亿元[78] - 九龙仓酒店营业盈利为港币100万元[78] - 苏州尼依格罗酒店将于2021年4月开业[95] - 武汉马哥孛罗酒店接待20多名中央政府医护官员及超200名急诊医护人员[99] - 3家尼依格罗酒店及马哥孛罗酒店获EarthCheck银徽认证[103] 物流业务表现 - 公司旗下现代货箱码头及香港空运货站是香港国际贸易及交通枢纽的重要产业[4] - 物流分部收入下跌1%至港币25.66亿元[87] - 物流分部营业盈利下跌3%至港币4.97亿元[87] - 深圳大铲湾码头吞吐量上升6%至140万标准箱[88] - 香港空运货站处理货物总量增加8%至170万吨[90] - 现代货箱码头LED照明系统升级预计节省超60%耗电量[103] 土地储备与重大投资 - 公司自2020年12月起投资超过150亿港元购入新地块,土地储备增加超过一倍[3] - 公司以港币120亿元购得文辉道地块并于2021年2月通过合营公司以港币72.5亿元购得相邻地块,山顶土地储备增至近60万平方呎[18] - 公司内地发展物业的土地储备合共280万平方米[3] - 公司以港币120亿元购得文辉道2至8号地块,最高可建楼面面积25.9万平方呎[36] - 公司占50%权益的合营企业以港币72.5亿元购得文辉道9及11号地块,最高可建楼面面积14.5万平方呎[36] - 公司山顶土地储备增至近60万平方呎,成为山顶最大土地持有开发商之一[36] - 九龙塘住宅项目最高可建楼面面积43.6万平方呎[43] - 九龙东物业组合应占总楼面面积204.8万平方呎[44] - 香港土地储备360万平方呎[133] - 内地土地储备280万平方米[133] - 长期投资总额为港币669亿元,占集团营业资产28%,较2019年港币365亿元增长83.3%[121] - 长期投资组合中地产类投资港币216.95亿元,新经济类投资港币357.54亿元,分别较2019年增长20.5%和188.2%[122] - 流通性上市投资组合总市值港币609亿元,较2019年港币342亿元增长78.1%[126] 财务与资产负债 - 总资产达港币2540亿元,账面资产净值港币1589亿元,每股净值港币52.07元,负债净额与总权益比率为15.6%[20] - 资产总额同比增长5%至2540.95亿港元[24] - 负债净额同比增长34%至255.06亿港元[24] - 股东权益同比增长11%至1588.54亿港元[24] - 股东权益增加11%至港币1589亿元[116] - 总权益增加12%至港币1635亿元[116] - 总资产增加10%至港币2374亿元[117] - 负债净额增加34%至港币255亿元(2019年:港币190亿元),负债比率升至15.6%(2019年:13.0%)[123] - 备用信贷额及已发行债务证券总额港币735亿元,其中已动用港币422亿元[124] - 未提取信贷额度港币313亿元,其中非全资附属公司现代货箱码头未提取港币62亿元[125] - 营业业务净现金流入港币103亿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港币142亿元(主要因净购入长期投资)[127] - 发展物业开支港币682亿元,其中中国内地占比94.9%(港币647.1亿元)[128] - 未来数年已承担开支港币214.51亿元,其中香港发展物业承担港币123.11亿元[129] - 集团获批人民币10亿元绿色贷款为长沙国金中心进行再融资[21]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全年派息每股港币0.40元(2019年:港币0.325元),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港币0.20元(2019年:港币0.075元)[20] - 公司2020年第二次中期股息派发日期为2021年4月27日[10] - 全年股息总额同比增长23%至12.21亿港元[24] - 股息政策规定派发不少于基础净盈利30%,具体由董事会根据现金流及财务状况决定[131] - 2020年每股派发股息总额为港币0.40元,较2019年的每股港币0.325元有所增加[199] - 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港币0.20元已于2020年9月3日派发[199] - 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港币0.20元将于2021年4月27日派发[199] - 公司于财政年度内因认股权行使配发及发行2,100,000股普通股,总代价为港币三千四百万元[200]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于2020年获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颁发十年Plus"商界展关怀"标志及第十届中国公益节年度责任品牌奖[4] - 公司持续成为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的成员[4] - 公司向九龍倉緊急支援基金注资人民币1000万元捐赠湖北红十字会支持抗疫[99] - 公司再向基金注资港币1000万元支援香港基层家庭[99] - 现代货箱码头LED照明系统升级预计节省超60%耗电量[103] - 长沙国金中心等4个投资物业获LEED铂金级或金级认证[103] - 3家尼依格罗酒店及马哥孛罗酒店获EarthCheck银徽认证[103] - 公司自2014年起连续入选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成分股[97] - 2020年公司无任何环境违规处罚事件[102] - 财政年度内捐款总额为港币七百万元[200]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于2020年年底已发行股数为3,051,327,327股[10] - 董事会女性占比31%男性占比69%[142] - 董事会年龄分布65岁以下31% 65至69岁38% 70岁或以上31%[142] - 董事会服务年资5年以下31% 5-15年38% 15年以上31%[142] - 董事会华裔占比85%非华裔占比15%[142] - 董事在其它上市公司任职情况 0间15% 1-2间70% 3间或以上15%[142] - 公司董事会由13名董事组成其中7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53.8%[14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一般为三年任职超过九年者重选需以独立决议案形式由股东审议[144] - 公司自2019年1月起采纳正式提名政策注重董事会技能经验及多元化观点[145]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参考集团表现及盈利以及市场基准厘定[148] - 董事会主席年度袍金为300,000港元[149] - 董事(主席除外)年度袍金为250,000港元[149] - 审核委员会成员年度袍金为150,000港元[149] - 薪酬委员会成员年度袍金为50,000港元[149] - 所有董事(除2021年新任者外)在2020财政年度均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守则[152] - 董事会与管理层责任分工明确重要事宜包括战略性政策及重大投资决定由董事会作出[153] - 公司秘书在2020财年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55] - 2020年董事会共举行5次会议,审计委员会4次,薪酬委员会1次,股东周年大会1次[157] - 执行董事吴天海出席董事会5/5次,薪酬委员会1/1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157] - 执行董事周安桥出席董事会5/5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157] - 执行董事李玉芳出席董事会5/5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157] - 执行董事徐耀祥出席董事会5/5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15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唐宝麟出席董事会4/5次,审计委员会3/4次,薪酬委员会0/1次[157] - 独立非执行董事方刚出席董事会5/5次,审计委员会4/4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157] - 独立非执行董事捷成汉出席董事会5/5次,审计委员会4/4次,薪酬委员会1/1次[157] - 独立非执行董事罗君美出席董事会5/5次,审计委员会4/4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157] - 审核委员会2020年举行4次会议[164] - 薪酬委员会2020年举行1次会议[165] - 提名委员会2020年未举行会议[166] - 外聘核数师毕马威2020年核数服务酬金1600万港元[170] - 外聘核数师毕马威2020年非核数服务酬金200万港元[170] - 外聘核数师毕马威2020年总酬金1800万港元较2019年2000万港元减少10%[170] - 董事会对财务汇报承担监督责任确保符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67] - 审核委员会审查举报个案及相关调查结果[164] - 风险治理架构中董事会承担全部责任[171] - 部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委员会负责识别职能风险[174] - 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审查,基于COSO框架[179] - 审核委员会确认截至2020年12月31日财年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充足[182] - 公司设有举报机制,供雇员及客户供应商在保密情况下报告可疑不当行为[178] - 公司已采纳内幕消息政策,符合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IVA部及《上市规则》[184] - 公司通过股东大会、投资者会议及公司网站等多种渠道与股东及投资者沟通[185][186] - 财务委员会负责制定财务策略及政策,参考风险评估和现金流配置[176] - 内部审核部门监察集团政策遵守情况及内部监控措施成效[176] - 公司设有项目成本审核部门负责审核建筑工程招标及合约[176] 股东大会与股东事务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于2021年5月11日上午11时15分举行[10] - 2020年股东周年大会于2020年5月8日在香港马哥孛罗香港酒店举行,全体董事出席[187] - 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计划于2021年5月11日举行,并建议股东委任代表投票[188] - 股东特别大会召开需占全体表决权最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