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信通信(02342) - 2021 - 中期财报
京信通信京信通信(HK:02342)2021-09-16 08:4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中期收入同比增长8.0%至24.18亿港元(2020年:22.38亿港元)[22] - 收入为2,418,128千港元,同比增长8.0%[78] - 集团总收入从2020年同期的2,238.49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中的2,418.13百万港元,增长179.64百万港元(增幅8.0%)[96] - 公司总收入为24.18亿港元,同比增长8.0%[92][94] - 毛利润为680,986千港元,同比下降6.3%[78] - 经营亏损72.539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经营利润81.258百万港元[34] - 期内亏损为116,000千港元,而去年同期利润为823千港元[78] - 公司整体除税前亏损为890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3996万港元[92][93]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89.360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利润53.137百万港元[35]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89,360千港元,而去年同期利润为53,137千港元[78]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89.36百万港元,而2020年同期为盈利53.137百万港元[107] - 基本每股亏损为3.26港仙,而去年同期每股盈利为2.09港仙[7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至28.2%(2020年:32.5%)[28] - 销售成本为1,737,142千港元,同比增长14.9%[78] - 研发费用同比上升47.4%至2.57亿港元,占收入10.6%(2020年:7.8%)[29] - 销售及分销费用增加21.4%至235.734百万港元,占收入9.7%[30] - 行政费用下降7.6%至216.705百万港元,占收入9.0%[31] - 其他费用下降8.9%至112.307百万港元,占收入4.6%[33] - 研究及开发费用从174.20百万港元增至256.76百万港元,增长82.56百万港元(增幅47.4%)[99] - 存货撇减至可变现净额从5.72百万港元大幅增至41.67百万港元,增长35.95百万港元(增幅628.5%)[99] - 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减值从39.44百万港元降至18.50百万港元,减少20.94百万港元(降幅53.1%)[99] - 政府补贴从50.41百万港元降至31.10百万港元,减少19.31百万港元(降幅38.3%)[98] 各业务线表现 - 天線及子系統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3.4%至7.23亿港元(2020年:8.34亿港元)[25] - 网络系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3%至6.72亿港元(2020年:5.27亿港元)[25] - 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4.5%至7.83亿港元(2020年:6.84亿港元)[27] - 无线电信网络系统设备及服务收入为23.15亿港元,同比增长7.1%[92][93] - 运营商电信服务收入为1.03亿港元,同比增长34.2%[92][93] - 制造及销售无线电网络系统设备及相关安装服务收入为2,315.1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59.05百万港元(增幅7.4%)[96] - 无线电信业务除税前亏损542万港元,去年同期盈利1.36亿港元[92][93] - 运营商电信业务除税前亏损836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9603万港元有所收窄[92][93] 各地区表现 - 国际客户收入同比增长12.2%至9.12亿港元,占比37.7%(2020年:36.3%)[24]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为15.74亿港元,同比增长0.2%[94] - 亚太其他地区收入为4.23亿港元,同比增长29.1%[94] - 中国国有电信运营商客户收入从929.26百万港元降至846.84百万港元,减少82.42百万港元(降幅8.9%)[97] - 其他客户收入从1,309.22百万港元增至1,571.29百万港元,增长262.07百万港元(增幅20.0%)[97] - 集团国际业务整体经营情况逆势增长[45] 主要客户表现 - 中国铁塔收入同比增长24.2%至2.15亿港元(2020年:1.73亿港元)[23] - 中国移动收入同比下降23.3%至3.91亿港元(2020年:5.10亿港元)[23] - ETL附属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4.2%至1.03亿港元(2020年:0.77亿港元)[24] - 来自三大主要客户的收入分别为391.02百万港元(占总收入16.2%)、261.79百万港元(10.8%)和194.02百万港元(8.0%)[96]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经营业务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4.83亿港元,较上年同期-4.19亿港元恶化15.3%[84]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8459.1万港元,较上年同期-7345.8万港元恶化15.2%[85] - 融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1.7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4.34亿港元下降60.5%[8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17.74亿港元,较期初17.17亿港元增长3.3%[86]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从1,716.8百万港元增至1,774.0百万港元,增加57.2百万港元[80] - 新增银行贷款4.70亿港元,偿还银行贷款4.63亿港元[85] - 非控股权益注资3981万港元[83][85] - 集团于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0.84亿港元[47] - 集团于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为17.74亿港元[47] - 集团于2021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1.49亿港元[47] - 受限银行存款结余为1.76亿港元[54] - 总资产达111.9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08.58亿港元增长3.1%[92][93] - 总负债为66.0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62.92亿港元增长4.9%[92][93]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0年末的3,096.55百万港元下降至2021年中的3,016.44百万港元,减少80.11百万港元(降幅2.6%)[95] - 权益总额从45.5亿港元增至459.76亿港元,增长1.05%[83] - 非控股权益从443.1百万港元增至457.3百万港元,增加14.2百万港元[81] - 可归属于母公司拥有人之权益从4,106.9百万港元增至4,140.2百万港元,增加33.3百万港元[81] - 于一家附属公司之可赎回优先股从111.9百万港元增至280.7百万港元,增加168.8百万港元[81] - 汇兑波动储备从8532.5万港元增至1.64亿港元,增长92.6%[83] - 以股份支付之酬金储备从6675.7万港元增至8570.8万港元,增长28.4%[83] - 存货从1,275.8百万港元增至1,406.0百万港元,增加130.2百万港元[80] - 存货总额从2020年末的1,275.812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中的1,406.027百万港元,增幅10.2%[108] - 贸易应收账款从4,130.9百万港元微增至4,149.4百万港元,增加18.5百万港元[80]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从2020年末的4,130.899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中的4,149.449百万港元,增幅0.4%[109]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1,357.3百万港元减至1,325.9百万港元,减少31.4百万港元[80] - 使用权资产从283.7百万港元减至239.7百万港元,减少44.0百万港元[80] - 无形资产从881.6百万港元减至857.2百万港元,减少24.4百万港元[80] - 计息银行借贷(流动负债)从972.2百万港元增至1,390.4百万港元,增加418.2百万港元[80] - 期内平均应收账款周转期为312日,去年同期为320日[48] - 期内平均应付账款周转期为419日,去年同期为470日[48] - 期内平均存货周转期为141日,去年同期为158日[48] 融资和债务 - 融资费用减少48.1%至21.425百万港元,占收入0.9%[32] - 财务杠杆比率为12.4%,较去年底的12.2%略有上升[32] - 公司财务杠杆比率为12.4%[50] - 集团于2019年1月30日订立定期贷款融资协议,本金由9.8亿港元增至14.58亿港元[48] - 银行借贷利息从2020年6个月的39.739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同期的19.63百万港元,降幅达50.6%[102] - 总融资费用从2020年6个月的41.296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同期的21.425百万港元,降幅48.1%[102] - 计息银行借贷总额为13.90亿港元,全部为1年内或按要求偿还[113] - 银行贷款年利率区间为1.5%至3.9%,较2020年末3.05%-3.10%有所下降[114] - 人民币计值贷款金额为1.15亿港元,较2020年末0.97亿港元增长18.5%[113] 税务 - 总税项费用减少至26.943百万港元[34] - 中国大陆所得税费用从2020年6个月的6.774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同期的9.703百万港元,增幅43.2%[103] - 其他地区所得税费用从2020年6个月的6.956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同期的11.373百万港元,增幅63.5%[103] - 期内税项费用总额从2020年6个月的39.139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同期的26.943百万港元,降幅31.2%[103] 股息和股东回报 - 不派发2021年中期股息,去年同期为每股0.7港仙[36] 产品与技术发展 - 5G小基站产品已在十余省份开展三大运营商的试商用和商用[41] - 京信网络集团推出业界首款Open RAN双频多制式拉远单元(RRU)[42] - 集团在中国内地主要电信运营商天线产品项目中份额均位列前2位[44] - 研发5G相关技术已动用款项1.444亿港元[53] - 扩产5G产品已动用款项4,450万港元[53] 股权和投资结构 - 公司通过配售及认购获得净款项约6.862亿港元[53] - 非G类合伙企业以总代价人民币57,700,000元购入京信网络现有股份[66] - G类合伙企业以总代价人民币54,400,000元认购京信网络新股份[67] - G类普通合伙人转让有限合伙权益总额人民币14,000,000元,其中人民币13,160,000元转至现有有限合伙人,人民币840,000元转至新有限合伙人[68] - 新G类合伙企业以总代价人民币20,000,000元认购京信网络新股份,其中有限合伙人出资人民币19,880,000元,普通合伙人出资人民币120,000元[69] - 非G类合伙企业持有京信网络约4.80%股本权益[69] - 现有G类合伙企业持有京信网络约4.53%股本权益[69] - 新G类合伙企业持有京信网络约1.66%股本权益[69] - 非G类合伙企业以总代价57,700,000元购买京信网络现有股份[146] - G类合伙企业以总代价54,400,000元认购京信网络新股份[148] - 2021年转让14,000,000元有限合伙权益予G类有限合伙人[149] - 其中13,160,000元转让予现有合伙人 840,000元转让予新合伙人[149] - 新G类合伙企业认购京信网络新股份总代价为人民币20,000,000元,其中有限合伙人出资19,880,000元,普通合伙人出资120,000元[151] - 非G类/现有G类/新G类合伙企业分别持有京信网络4.80%、4.53%和1.66%股本权益[152] 员工和董事持股 - 员工总数约6,000人,员工成本4.783亿港元[55] - 董事霍东龄直接及间接持股7.03亿股(占股本25.48%)[59] - 董事徐慧俊持有1,900万份购股权[60] - 张跃军通过Wise Logic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228,225,410股股份,股权比例100%[61] - 鑫瀚通二号合伙企业持有公司股份,徐先生持股20.96%,张飞虎先生持股10.06%,卜先生持股10.06%,霍女士持股10.06%[62] - 鑫瀚通三号合伙企业持有公司股份,吴先生持股17.68%[62] - Prime Choice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678,115,129股,占已发行股本24.58%[71] - 陈静娜女士被视为拥有702,979,468股,占已发行股本25.48%[71] - Wise Logic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228,225,410股,占已发行股本8.27%[71] - 蔡辉妮女士被视为拥有228,225,410股,占已发行股本8.27%[72] 购股权和股份奖励计划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根据2013年计划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为179,780,500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每股1.714港元[124] - 2021年上半年新授予购股权数量为50,000,000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每股2.030港元[124] - 2021年上半年已行使购股权数量为7,329,750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每股1.248港元[124] - 2021年上半年已没收购股权数量为950,000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每股1.652港元[124] - 2020年同期已行使购股权数量为25,271,850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每股1.331港元[124] - 2020年同期已没收购股权数量为568,500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每股1.515港元[124] - 2021年6月30日购股权余额较2021年1月1日增加41,720,250份,增长幅度达30.3%[124] - 2021年6月30日购股权余额较2020年同期增加30,707,000份,增长幅度达20.6%[124] - 2021年新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2.030港元较2020年平均行使价1.558港元高出30.3%[124] - 根据2013年计划授出的购股权不赋予持有人股息或股东大会投票权利[122] - 公司于2021年4月13日授出50,0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2.03港元[131] - 所授出购股权于授出日期的公平值总额约为33,178,000港元,每份公平值0.66港元[131] - 公司于报告期内确认购股权费用约3,606,000港元[13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有179,780,500份购股权尚未行使,其中77,285,500份已归属,102,495,000份未归属[136] - 悉数行使尚未行使购股权将须额外发行179,780,500股普通股,产生约17,978,000港元股本及约290,083,000港元股份溢价[13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的购股权相关费用总额约为11,481,000港元[136] - 公司根据2013年计划尚可授出111,516,486份购股权,占2021年已发行股份约5.68%[137] - 购股权定价模型参数:股息率0.94%,预期波幅43.27%,无风险利率0.76%[132] - 截至批准日,公司有157,545,500份购股权尚未行使,占已发行股份约5.68%[136] - 购股权行使价范围从每股1.170港元至2.030港元,行使期至2026年4月12日[135] - 股份奖励计划期限重续至2031年3月25日为期十年[139] - 股份奖励计划授出股份面值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5%[141] - 股份奖励计划可奖励股份数目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本1%[141] - 所有奖励计划合计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30%[141] - 2011年向365名经甄选人士授出26,000,000股奖励股份[14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库存股份数量为16,637,136股[144] - 股份激励计划相关费用为12,150,000港元[152] - 公司主要管理层人员酬金总额为13,953千港元,包括短期雇员福利8,371千港元和以权益结算的购股权费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