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18年收入为56.633亿港元,较2017年的55.637亿港元增长1.8%[16] - 公司整体收入为56.633亿港元,较上年度略微上升1.8%[21] - 2018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714亿港元,而2017年为盈利2737万港元[16] - 2018年经营亏损为7728万港元,2017年为经营溢利1.011亿港元[16] - 公司录得净亏损1.714亿港元[22] - 集团净亏损171,384,000港元,主要因5G研发成本增加及重組費用[37] - 2018年税前亏损1.509亿港元,而2017年为盈利5081.8万港元[200] - 年度亏损1.993亿港元,2017年则为盈利2163.3万港元[200]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714亿港元,2017年为盈利2737.3万港元[200] - 基本每股亏损7.07港仙,2017年为每股盈利1.12港仙[2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2018年毛利率为25.8%,较2017年的26.5%下降0.7个百分点[16] - 集團毛利減少1.1%至1,458,601,000港元,毛利率下降0.7個百分點至25.8%[32] - 公司2018年毛利润为14.586亿港元,较2017年的14.749亿港元下降1.1%[200] - 研發成本增加6.6%至353,090,000港元,佔收入6.2%[33] - 2018年研发成本为3.531亿港元,较2017年的3.313亿港元增长6.6%[200] - 銷售及分銷開支增加15.0%至587,040,000港元,佔收入10.4%[37]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至5.87亿港元,较2017年的5.105亿港元增长15%[200] - 行政開支增加7.9%至621,408,000港元,佔收入11.0%[37] - 行政开支增至6.214亿港元,较2017年的5.757亿港元增长7.9%[200] - 融資成本增加53.9%至73,657,000港元,佔收入1.3%[37] - 2018年融资成本为7365.7万港元,较2017年的4786.1万港元增长53.9%[200] 各业务线表现 - 天線及子系統業務收入上升18.4%至2,837,888,000港元,佔總收入50.1%[31] - 網絡系統業務收入下降23.8%至765,370,000港元[30] - 服務業務收入下降13.7%至1,594,593,000港元,佔總收入28.2%[33] - 老撾ETL公司收入為184,952,000港元,佔總收入3.3%[29] - ETL净亏损为6336.6万港元,较上年度2008.6万港元亏损增加215.4%[39] - 净亏损上升因ETL增加4G网络建设费用及合并全年业绩(2017年仅5个月)[39] 客户收入表现 - 来自国际客户及核心设备制造商的收入同比增长42.6%[21][28] - 来自中国移动集团收入为16.823亿港元,占收入29.7%,较上年度略微上升1.2%[27] - 来自中国联通集团收入为5.202亿港元,较上年度减少36.6%,占收入9.2%[27] - 来自中国电信集团收入为7.833亿港元,较上年度减少39.2%,占收入13.8%[27] - 来自其他客户(含中国铁塔和轨道交通)收入大幅增加60.4%至6.118亿港元,占收入10.8%[28] - 来自中国铁塔收入上升26.0%至2.479亿港元[28] - 来自轨道交通通信客户收入大幅上升374.6%至1.524亿港元[28] - 来自国际客户及核心设备制造商收入合计增长至18.808亿港元,占收入33.2%[28] 现金流和资本结构 - 2018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8.256亿港元,较2017年的3.223亿港元大幅增长156.2%[16] - 2018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与定期存款为21.794亿港元,较2017年的15.101亿港元增长44.3%[17] - 2018年净现金为1.793亿港元,而2017年为净负债7226万港元[17]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7.62366亿港元[4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93859亿港元[47] - 财务杠杆比率(计息银行借贷总额除以资产总值)为17.7%,较上年14.5%上升3.2个百分点[47] 营运资本管理 - 2018年存货周转日为116天,较2017年的121天减少5天[17] - 公司存货为13.06831亿港元[47] - 贸易应收账款为41.64595亿港元[47] - 平均应收账款周转期为280天,较上年274天增加6天[47] - 平均应付账款周转期为347天,较上年294天增加53天[47] - 平均存货周转期为116天,较上年121天减少5天[47]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董事会包含7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6名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刘绍基具备上市规则要求的会计及财务专业知识[75] - 公司曾因董事变动导致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少于3名违反上市规则第3.10A条[76][77] - 审计委员会成员曾减至2名低于上市规则第3.21条要求的最低人数[77] - 公司承诺在不符合规定后3个月内填补独立非执行董事空缺[77] - 董事会成员涵盖管理、无线通信、研发及会计财务专才[79] 管理层和关键人员经验 - 公司创始人霍东龄先生拥有逾37年无线通信经验[52] - 公司创始人张跃军先生拥有逾36年无线通信经验[53] - 集团首席财务官张飞虎先生拥有逾21年企业融资及财务分析经验[58] - 集团总裁徐慧俊先生在电信产业领域有逾20年管理工作经验[57] - 执行董事卜斌龙先生在天线技术领域有逾33年研究经验[59] - 执行董事吴铁龙先生拥有逾15年通信市场运营及管理经验[59] - 执行董事霍欣茹女士为创始人霍东龄先生之女[60] - 张飞虎先生曾领导中国手游娱乐集团在2012年完成纳斯达克上市[58] - 徐慧俊先生曾担任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57] - 卜斌龙先生2018年被聘为中国通信学会天线与射频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59] - 高级管理人员陈遂阳拥有逾33年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及经营管理经验[70] - 高级管理人员陈剑斌拥有近23年通信市场运营及管理经验[70] - 高级管理人员骆瑞波拥有逾21年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运作管理经验[70] - 高级管理人员李宇雯拥有逾26年通信市场、运营及工程管理经验[70] - 高级管理人员李学锋拥有多年国内外财务、内审、法务及知识产权经验[70] - 高级管理人员杜峰拥有18年军队行政与技术管理经验及18年通信行业市场营销经验[70] - 天馈事业部总经理孙善球拥有逾16年基站天线行业经验[72] - 国际部北美分公司总经理张平在射频/微波放大器发展方面拥有逾31年经验[72] - 高管团队拥有超过20年行业经验者包括叶卡(电信业务)[73]、陈少文(财务管理)[73] - 技术专家邸英杰为IEEE高级会员专注微波射频器件研发[73] - 采购中心总经理陈亮拥有21年无线通信领域经验[73] - 生产运营总监徐传民拥有16年通信行业生产管理经验[73] 委员会运作与会议 - 薪酬委员会由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7]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5次会议[87] - 董事会本年度举行12次会议[80] - 股东周年大会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80] - 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1次无执行董事参与的会议[86] - 薪酬委员会成员刘绍基出席4次会议,已召开会议总数为5次[88] - 薪酬委员会成员林金桐博士出席5次会议,已召开会议总数为5次[88] - 薪酬委员会成员钱庭硕出席5次会议,已召开会议总数为5次,并于2019年1月15日辞任[88] - 提名委员会本年度共举行5次会议[91] - 提名委员会成员林金桐博士出席5次会议,已召开会议总数为5次[94] - 提名委员会成员刘绍基先生出席5次会议,已召开会议总数为5次[94] - 提名委员会成员钱庭硕出席5次会议,已召开会议总数为5次,并于2019年1月15日辞任[94]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共举行2次会议[95] - 审核委员会成员刘绍基先生出席2次会议,已召开会议总数为2次[95] - 审核委员会成员林金桐博士出席2次会议,已召开会议总数为2次[95] 高管薪酬与审计费用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分布:3人位于0-100万港元区间[87]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分布:9人位于100-200万港元区间[87]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分布:6人位于200-300万港元区间[87]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分布:2人位于300-400万港元区间[87] - 已付核数师审计服务费用为389.9万港元[98] - 已付核数师非审计服务中税务检阅费用为11.5万港元[98] - 已付核数师非审计服务中其他专业服务费用为87.8万港元[98]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风险管理系统由董事会及下属委员会共同构成[98] - 公司启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以提升风险防范能力[99] - 法律部优化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并识别新风险点[100] - 内部审计部在关键业务领域开展审计并向管理层报告[100] - 财务部对财务风险保持常态化监控措施[100] - 审核委员会每半年向董事会汇报风险管理工作审阅结果[101] - 董事会确认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充足[101]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公司高级管理层在年度内参与了超过200个投资者会议[104] - 公司举办了28次投资者研讨会[104] - 公司进行了58次业绩路演[104] - 公司安排了9次公司参观活动[104] - 截至年度底有6家证券公司将公司纳入研究范围[104] - 公司于三月举行了2017年年度业绩公布记者招待会及投资者简报会[106] - 公司于八月举行了2018年中期业绩公布记者招待会及投资者简报会[106] - 公司九月参加了由中信证券及安信证券主办的秋季投资策略会[108] - 公司十一月参加了5G投资研讨会及HK/China Smartphone/5G投资研讨会[108] - 公司十二月参加了由招商证券、中信建投国际等主办的年度投资策略研讨会[108]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温室气体排放量34,425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上升41.51%[114] - 万元单位销售收入二氧化碳排放当量0.060吨/万港元,同比上升39.02%[114] - 年度总销售总收入566,331万港元,同比上升1.79%[114] - 有害废弃物11吨,同比上升37.50%[114] - 二氧化硫排放量0.003吨,同比下降40.00%[114] - 市政水用量351,873立方,密度0.62立方/万港元[117] - 用电量25,829,747千瓦时,密度45.60千瓦时/万港元[117] - 包装物总量4,583吨,同比上升5.27%[117] - 木箱用量660吨,同比大幅上升45.93%[117] - 生活废水排放118,279吨,同比下降3.28%[114] - 公司2018年社会慈善及扶贫助学等捐款总计713,000港元[151] - 公司慈善及其他捐款为430,000港元[160] 员工概况 - 员工总数约为6700名,其中ETL员工1400名[51] - 总员工成本为11.61962亿港元,较上年10.61458亿港元增加1.00504亿港元[51]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员工总数为6,717人[119] - 公司员工年龄分布:30岁以下2,436人、31-40岁3,443人、41-50岁648人、50岁以上190人[121] - 公司员工地区分布:国内4,942人、海外(含港澳)1,775人[121] - 公司员工性别分布:男性4,823人、女性1,894人[121] - 公司员工类型分布:高层管理干部32人、中层管理干部340人、基层管理干部485人、普通职员5,860人[122] - 公司2018年员工流失率:总体13.28%、30岁以下13.28%、31-40岁10.67%、41-50岁1.88%、50岁以上0.45%[125] - 公司2018年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为276天[126] - 公司2018年员工培训覆盖率为100%[129] - 公司2018年员工平均培训时长:男性18.33小时、女性38.71小时[130] - 公司2017年员工总数为7,883人(国内6,114人+海外1,769人)[121] - 高层管理干部培训时数为15.76小时[132] - 基层管理干部培训时数为15.88小时[132] - 中层管理干部培训时数为13.62小时[132] - 普通职员培训时数为26.01小时[132] 供应商管理 - 海外(含港澳)供应商数量同比增长20%,从2017年的451家增至2018年的543家[142] - 国内一线城市供应商数量同比增长14%,从2017年的247家增至2018年的281家[142] - 供应商总数同比增长13%,从2017年的946家增至2018年的1,068家[142] - 国内其他城市供应商数量同比下降2%,从2017年的248家减至2018年的244家[142] - 公司已与超过400家供应商签订企业社会责任协定[143] - 2018年选取超过70家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143] - 公司对90%供应商开展冲突矿物调查与分析采用CMRT表格[144] 技术与知识产权 - 公司已申请国内外专利超过3,700项[2][5] - 公司共申请国内外专利3700余件截止2018年底[147] - 公司获得授权专利20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00余件[147] - 公司发明专利申请量达2200余件[147] - 公司下属三家分公司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标准认证[147] - 研发总部位于广州科学城[2][5] - 在美国华盛顿市及加利福尼亚州设有研究所[2][5] - 公司2018年正式推出5G中高频基站介质滤波器[43] - 公司建立自动化产品测试和可靠性测量系统[145] 产品合规与安全 - 公司所有产品满足中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要求[145] - 公司销往欧盟产品全部满足欧盟RoHS要求[145] - 公司报告期内无产品安全回收情况发生[146] 公司架构与全球布局 - 全球制造基地厂房面积约80,000平方米[2][5] - 在中国内地设有超过30家分公司[3][5] - 在海外设有10余个分支机构[3][5] - 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3][5] - 公司于2003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5] - 被纳入MSCI中国小型股指数及恒生综合指数系列[4][5] 主要股东及关联方权益 - 霍东龄先生持有公司股份804,959,468股,占已发行股本33.27%[172] - 张跃军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48,225,410股,占已发行股本10.25%[172] - 徐慧俊先生持有公司股份5,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0.20%[172] - 徐慧俊先生持有购股权5,000,000份[173] - 张飞虎先生持有购股权5,300,000份[173] - Prime Choice Investments Limited实益拥有公司780,095,129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32.24%[175] - 陈静娜女士(霍先生配偶)被视为拥有权益的股份及购股权合计804,959,468股和805,253份,占股本约33.30%[175][176] - Wise Logic Investments Limited实益拥有公司248,225,41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0.25%[175] - 蔡辉妮女士(张跃军先生配偶)被视为拥有权益的股份及购股权合计248,225,410股和805,253份,占股本约10.29%[175][176] - 霍先生通过Prime Choice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32.24%的股份权益[174][175] - 张跃军先生通过Wise Logic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
京信通信(02342) - 2018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