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19年总收入同比增长23.9%[7][8] - 公司收入从2018年的113.9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的141.2百万港元,增长27.3百万港元,增幅23.9%[16] - 毛利从2018年的33.3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的40.2百万港元,增长6.9百万港元,增幅20.7%[18] - 公司2019年收入为141.1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3.9%[199] - 公司2019年毛利为40.2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0.9%[199] - 公司2019年经营亏损为0.71百万港元,较2018年4.36百万港元亏损收窄83.7%[199] - 公司2019年净亏损为1.32百万港元,较2018年5.03百万港元亏损收窄73.7%[199]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从2018年的5.0百万港元改善至2019年的1.3百万港元[26] - 公司2019年每股亏损为0.22港仙,较2018年0.83港仙改善73.5%[199] - 公司2019年汇兑亏损为0.83百万港元,较2018年3.76百万港元减少77.9%[199] - 公司2019年所得税抵免为0.80百万港元,较2018年0.15百万港元增长427%[19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从2018年的80.7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的101.0百万港元,增加20.3百万港元,增幅25.2%[17] - 毛利率从2018年的29.2%降至2019年的28.5%[18] - 行政费用从2018年的29.4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的33.3百万港元,增加3.9百万港元,增幅13.3%[23] - 公司2019年销售成本为100.9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5.2%[199] - 公司2019年行政费用为33.2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3.4%[199] - 公司2019年财务费用为1.6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7.3%[199] - 员工成本总额同比下降7.4%至1870万港元(2018年:2020万港元)[44]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业务分为隧道及地基两个分部[10] - 隧道分部收入从2018年的94.3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的131.3百万港元,增长37.0百万港元,增幅39.2%[16] - 地基分部收入从2018年的19.6百万港元降至2019年的9.9百万港元,减少9.7百万港元,降幅49.5%[16] - 香港近期无新隧道掘进机项目开展,对隧道业务产生不利影响[11] - 中国隧道业务市场前景乐观,多个项目在大湾区等发达城市推进[12] - 预製钢构件业务资金动用率仅1.2%(20万港元/1650万港元)[36] - 中国隧道维修业务资金动用率13.3%(40万港元/300万港元)[36] - 澳洲隧道维修业务资金已全额动用270万港元[36] - 专用建筑机械设备购置资金1400万港元已全额动用[36] 各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3.0%[7][12] - 新加坡及其他亚太国家收入同比增长64.3%[7][13] - 全球市场其他国家收入同比增长603.5%[7] - 香港市场表现疲软,尤其2019年下半年地基业务受社会动荡干扰[7][11] - 香港客户收入从2018年的33.1百万港元降至2019年的12.2百万港元,中国客户收入增加14.4百万港元至76.9百万港元[16] - 公司以新加坡为区域中心,并已完成澳大利亚墨尔本车间及维修服务中心设立[13] - 墨尔本仓库及维修服务中心已投入运营服务澳洲市场[39] - 公司持续在欧洲及美洲等新市场探索拓展机遇[14] 管理层讨论和业务指引 - 中国业务因新冠疫情暂停一个多月并于三月初恢复但未达全面运行水平预计对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产生不利影响[50] - 新冠疫情于2020年3月在全球蔓延多国采取防控措施涉及公司客户及供应商所在国家[50] -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仍不确定公司无法量化其引发的财务影响[50] - 公司业务需求可能因香港中国新加坡及澳洲的隧道及地基行业增速放缓受到不利影响[50] - 公司面临客户信贷风险[50] - 公司大部分产品由少数供应商提供[50] - 公司业务按逐个项目基准经营可能无法有效竞争或取得新合约[50] - 潜在竞争可能导致公司市场份额减少并对业务造成不利影响[50]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吴丽明拥有香港建筑及工程行业逾23年经验[51] - 执行董事吴丽棠负责香港及中国整体业务营运及销售拥有建筑及制造行业工程及销售逾27年经验[51] - 公司董事会有7名成员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0]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吴丽明先生同一人兼任[66] - 财务总监彭淑仪女士拥有逾20年会计及财务经验[60] - 地基工程分部高级销售及市场推广经理郭伟佳先生拥有逾32年行业经验[60] - 新加坡区域经理周志文先生于2014年7月晋升为区域经理[61] - 公司已采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67] - 公司制定了董事多元化政策要求具备商业管理技巧等四项特质[68][69] - 公司设有四个委员会包括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企业管治委员会[74]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67] - 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独立于公司[72] - 执行董事吴丽明、吴丽棠及张劲将于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符合连任资格[112] 董事会及委员会出席情况 - 董事会成员出席率:执行董事吴丽明、吴丽棠、张劲、吴丽宝出席董事会会议9/9(100%)[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戴伟国、卢觉强、刘志良出席董事会会议8/9(88.9%)[75] - 审核委员会成员戴伟国、卢觉强、刘志良出席委员会会议4/4(100%)[75] - 薪酬委员会成员戴伟国、卢觉强、刘志良出席委员会会议1/1(100%)[75] - 提名委员会成员戴伟国、卢觉强、刘志良出席委员会会议1/1(100%)[75] - 企业管治委员会成员吴丽宝出席委员会会议1/1(100%)[75] 股东结构与关联方 - 吴丽明通过JAT United持有公司股份364,095,000股,占已发行股本60.68%[120] - 张劲直接持有公司股份31,005,000股,占已发行股本5.17%[120] - 吴丽棠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9,025,000股,占已发行股本4.84%[120] - 吴丽宝直接持有公司股份4,5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0.75%[120] - 罗素莲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股份364,095,000股,占已发行股本60.68%[124] - JAT United由吴丽明全资持有,股权比例100%[122] - 控股股东已全面遵守2017年作出的不竞争承诺[116] - 董事及控股股东未在重大交易中拥有权益[118]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五大客户合计贡献集团总收入68.9%,单一最大客户占比25.0%[126] - 五大供应商合计占采购总额95.3%,单一最大供应商占比69.3%[126] - 2018年五大客户收入占比72.0%,2019年同比下降至68.9%[126] - 2018年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65.7%,2019年上升至69.3%[126] 财务风险与流动性 - 流动比率从2018年的2.25降至2019年的1.83[27]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105,753,000港元[187]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5,880,000港元[187] - 资产抵押涉及机器设备及存货账面价值686.9万港元[41] 资金运用与募投资金 - 股份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未动用部分为1890万港元,存放于香港持牌银行[36] - 预製钢构件业务资金动用率仅1.2%(20万港元/1650万港元)[36] - 中国隧道维修业务资金动用率13.3%(40万港元/300万港元)[36] - 澳洲隧道维修业务资金已全额动用270万港元[36] - 专用建筑机械设备购置资金1400万港元已全额动用[36]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公司2019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50,524千克,较2018年的54,268千克下降6.9%[149] - 公司2019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98,633克,较2018年的115,391克下降14.5%[148] - 公司2019年颗粒物质排放总量为5,015克,较2018年的5,886克下降14.8%[148] - 公司2019年用电产生的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41吨,较2018年的45吨下降8.9%[150] - 香港地区2019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78,077克,较2018年的89,883克下降13.1%[148] - 中国地区2019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8,497克,较2018年的24,257克下降23.7%[148] - 新加坡地区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520千克,较2018年的3,456千克下降27.1%[149] - 澳洲地区2019年新增温室气体排放量1,761千克[149] - 公司2019年硫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79克,较2018年的300克下降7.0%[148] - 香港地区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35,523千克,较2018年的39,861千克下降10.9%[149] - 公司总用电量从2018年80,881千瓦时下降至2019年72,267千瓦时,降幅10.6%[154] - 香港地区用电量从2018年60,534千瓦时降至2019年52,653千瓦时,降幅13.0%[154] - 新加坡地区用电量从2018年11,608千瓦时降至2019年8,371千瓦时,降幅27.9%[154] - 公司总用水量从2018年603立方米增至2019年711立方米,增幅17.9%[154][157] - 香港地区用水量从2018年451立方米增至2019年518立方米,增幅14.9%[154] - 公司A4纸总消耗量从2018年93,660张增至2019年101,389张,增幅8.3%[156][157] - 香港地区A4纸消耗量从2018年78,500张增至2019年80,500张,增幅2.5%[156] - 中国地区A4纸消耗量从2018年4,500张增至2019年8,000张,增幅77.8%[156] - 新加坡地区A4纸消耗量从2018年10,660张降至2019年9,889张,降幅7.2%[156] - 公司2019年新增澳洲业务点,用电量2,496千瓦时,用纸量3,000张[154][156] - 氮氧化物排放量从2018年115,391克降至2019年98,633克,降幅14.5%[179] - 颗粒物质排放量从2018年5,886克降至2019年5,015克,降幅14.8%[179] - 硫氧化物排放量从2018年300克降至2019年279克,降幅7.0%[179] - 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从2018年54,268千克降至2019年50,524千克,降幅6.9%[179] - 间接用电排放从2018年45吨降至2019年41吨,降幅8.9%[179] - 电力消耗从2018年80,881千瓦时降至2019年72,267千瓦时,降幅10.6%[181] - 水消耗从2018年603立方米增至2019年711立方米,增幅17.9%[181] - A4纸消耗量从2018年93,660张增至2019年101,389张,增幅8.3%[181] - 公司慈善及其他捐款总额约5000港元[100] 审计与内部控制 - 2019年度核数师酬金总额为570,000港元(全部为审计服务)[84] - 公司未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但已建立风险监控及内部审计职能[82] - 董事会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且充分[83] - 海关申报延误被罚款40港元,属个别事件[48]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19年度不派付期末股息[96]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1.061亿港元[104]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6000万股(占上市时已发行股份10%)[105]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自采纳日起十年[109]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1] - 持有至少10%股本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90] 人力资源 - 员工总数减少至49人,技术服务和保养部门减员2人[44]
明梁控股(08152) - 2019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