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相关 - 2024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密度为1.4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十亿元营收,较2022年降低4.67%[152] - 2024年燃气业务范围一排放294,804.05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二排放159,142.59吨,总量453,946.64吨,排放密度0.73[155] - 2024年环境业务范围一排放86,924.18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二排放27,399.11吨,总量114,323.29吨,排放密度1.24[155] - 2024年啤酒业务范围一排放309,806.36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二排放321,713.03吨,总量631,519.39吨,排放密度4.95[155] - 2022 - 2024年范围一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分别为79.8、69.4、69.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157] - 2022 - 2024年范围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分别为39.2、51.7、50.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157] - 2022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密度分别为1.50、1.47、1.4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十亿元营收[157] - 燕京啤酒当期实体风险合计影响超2000万元,占营业成本0.12%、固定资产0.04%、净利润2.04%[134] - 燕京啤酒当期转型风险合计影响为500 - 2000万元,占营业成本0.06%、固定资产0.02%、净利润0.91%[134] - 北控环境高排放情景下短期营业收入影响接近500万元,中期和长期若不调整战略影响将扩大[131] - 北京高安屯项目实现综合增收约25%[44][45] 未来展望 - 公司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各业务板块设阶梯式碳减排目标[148] - 到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在62.96万吨以内,甲烷排放强度控制在0.12%以下,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1.44万吨标准煤[149] - 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在81.32万吨以内,甲烷排放强度降低至近零,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3.30万吨标准煤[149] - 预计到2030年北控环境碳排放强度将降低40%,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30%[113] - 北京燃气规划到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370万平方米[170] - 北控环境计划至2025年研发投入突破5,500万元[173] - 北控环境力争2030年前完成所有焚烧项目的碳中和认证[173] - 燕京啤酒计划到“十四五”末建成1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75] - 燕京啤酒预计2025年绿电使用占比超10%[17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燕京啤酒创新投资5.78亿元实施改造升级,预计年减排11,273吨二氧化碳[175] - 北控环境优化输灰工艺等,使空压机日耗电量降低2,000kWh,系统压力下降控制在0.05Mpa以内[164] - 2024年北京燃气建成王四营气氢合建示范站,每日加氢能力达1吨[16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北控环境完成2家焚烧项目并购[114] - 北控环境在中西部5省布局小型化设施[114] - 北控环境在3个焚烧厂试点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114] 其他新策略 - 公司推进“放眼未来、抢先布局、合作共赢、低碳运营”四大气候减缓策略[13] - 公司制定《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碳达峰行动方案》,确立减排措施和实施路径[13] - 公司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探索布局氢能、储能产业等[15] - 公司促进生产生活低碳化,推动各业务板块工艺创新、节能改造[15] - 公司强化绿色低碳创新能力,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合作等[15] - 公司探索碳资产经营,增强碳汇能力,参与碳市场交易[15] - 燕京啤酒计划提升新能源绿电使用占比至总用电量的10%以上[46][47] - 燕京啤酒建立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和应急响应程序应对极端降水[119] - 燕京啤酒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应对极热天气[119] - 燕京啤酒回收利用生产热能应对极寒天气[119] - 燕京啤酒制定水资源管理相关制度应对干旱[119] - 燕京啤酒推行节水技术并落实吨酒用水减量目标任务应对水资源减少[121] - 北京燃气遵循ISSB的IFRS S2准则,评估气候风险对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影响,传统天然气业务需转型并布局新能源业务[123] - 北控环境基于三种气候情景评估2025 - 2050年间气候风险对企业财务的潜在影响,建立年化风险成本增长模型[126] - 燕京啤酒建立气候风险财务分析体系,采用0.1%、1%和10%三个梯度单位衡量财务影响程度[132] - 燃气业务探索气氢融合、建立控排体系等应对转型风险[83][86] - 环境业务建立技术监测和声誉管理机制等应对转型风险[87][89] - 啤酒业务开展清洁能源替代、节能减排等应对转型风险[93][94]
北京控股(00392) - 2024应对气候变化进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