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调整 - 2022年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营业总收入分别调减0.24亿元、0.86亿元、1.70亿元,调整比例分别为15.78%、25.95%、32.24%[8] - 2022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追溯调整前41884.48万元,调整 - 8628.92万元,调整后33255.56万元,调整比例25.95%[22] - 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追溯调整前69567.39万元,调整 - 16960.12万元,调整后52607.28万元,调整比例32.24%[23] - 2022年三季度营业总收入追溯调整前17852.15万元,调整 - 2433.02万元,调整后15419.13万元,调整比例15.78%[24] - 2022年一季度营业总成本追溯调整前48677.42万元,调整 - 8628.92万元,调整后40048.50万元,调整比例21.55%[22] - 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追溯调整前78293.99万元,调整 - 16960.12万元,调整后61333.88万元,调整比例27.65%[25] - 2022年三季度营业总成本追溯调整前22466.24万元,调整 - 2433.02万元,调整后20033.22万元,调整比例12.14%[24] 业绩数据 - 2022 - 2024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8025.34万元、77739.10万元、77085.34万元[13] - 2022 - 2024年营业总成本分别为87021.58万元、93725.45万元、96285.97万元[13] - 2022 - 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 - 9252.81万元、8583.44万元、 - 20449.53万元[14] - 2023年度盈利主因实控人支付3.35亿元计入营业外收入,扣非后净亏损约2.32亿元[14] - 2022 - 2024年度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合计分别为78.82万元、4783.68万元、118.95万元[36] 会计处理 - 2023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递延所得税资产从1.50万元变为1554.36万元,增加1552.86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从1172.56万元变为2673.81万元,增加1501.25万元[28] - 2023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未分配利润从 - 174872.55万元变为 - 174819.50万元,增加53.05万元;少数股东权益从722.68万元变为720.05万元,减少2.63万元[28] - 2023年会计差错更正,其他应收款少计10573.29万元,更正后为35062.80万元,更正金额占比30.16%;流动资产合计增加10573.29万元,更正后为190913.99万元,更正金额占比5.54%[30] - 2024年执行《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对财务报表无影响[31][32][33] - 2024年度公司不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和重要会计估计变更[34][35] 监管与整改 - 2023年7月,公司及时任财务总监陈志收到上交所监管警示[8] - 2023年11月,公司收到上海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10] - 2023年11月,时任财务总监陈志收到上海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11] - 公司于2023年8月3日向上海证监局提交整改报告[11] - 2023年7月21日更正《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少计105732947.82元[29] 股份相关 - 张长虹、张婷、张志宏自公司股票上市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不由公司回购[1] - 其他持有首发限售股的股东自公司股票上市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2]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所持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3] - 张婷计划自2017年2月9日起三个交易日后三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3000万股[44] - 张婷于2017年2月15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3000万股[45] - 张长虹、张婷、张志宏自2017年2月10日起6个月内,无减持公司股份计划[7] - 新湖集团12个月内拟适度增持公司股份,增持价格不超5.5元/股,增持金额不低于1亿元,12个月内不处置已拥有权益股份[44] - 张长虹将4亿股无限售流通股转让给新湖集团,过户完成日(2017年7月12日)起6个月内,双方均不减持[10][11] - 张长虹推动公司审议回购股份事项,并在股东大会投赞成票[12] - 新湖集团股份转让申请经上交所受理后,至过户完成前,事项变更需2个交易日通知上交所终止办理,30日后可再申请[43] 并购相关 - 2022年公司支付7874.96万元合并成本收购爱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75%的权益,确认为商誉的金额为4639.21万元[37] - 2023年商誉减值损失4639.21万元,因收购爱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形成的商誉发生减值[36][37] 其他 - 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最近三年不存在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形[6] - 公司最近三年不存在违规对外担保的情形[6] - 本次交易不涉及公司置出资产的情形[38][39]
大智慧(601519) - 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前发生业绩异常或本次重组存在拟置出资产情形相关事项之专项核查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