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诚健华(688428)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诺诚健华医药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9-05 10:02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7.31亿元,同比增长74.26%[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6.41亿元,同比增加53.47%[9]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0.30亿元[9]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0.82亿元[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4.50亿元[5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股权激励费用为3203.89万元,占期间费用总额比例为4.38%[49] - 2025年1 - 6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1.48%,较2024年1 - 6月减少38.92%[105] - 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73,143.42万元,较2024年1 - 6月增加74.26%,药品销售收入增长53.47%[105] - 2025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3,009.14万元,2024年1 - 6月为 - 26,184.01万元[105] - 2025年6月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70,316.26万元,较2024年12月末减少0.33%[105] - 2025年1 - 6月公司研发投入44,969.79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1.48%,较2024年1 - 6月增加6.71%[124] - ICP - 022本期投入10,483.06万元,累计投入130,392.85万元[126] - ICP - 332本期投入4,331.74万元,累计投入14,509.84万元[126] - ICP - 488本期投入1,722.67万元,累计投入8,173.19万元[126] - 募集资金总额为291906.98万元,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为129375.37万元[129] 产品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19日,公司主要产品奥布替尼已上市,坦昔妥单抗联合疗法上市申请已获批[7] - 奥布替尼于2023年12月完成医保目录续约谈判,所处治疗市场有竞品[24] - 坦昔妥单抗于2025年5月获批上市,r/r DLBCL领域存在其他治疗方式竞争[24] - 奥布替尼已纳入2021年医保目录,2023年12月完成续约谈判[3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奥布替尼商业化生产大部分由子公司自行生产,部分委托上海合全药业及其下属子公司[35] - 公司拥有化合物优化等多个自主研发平台,ADC平台药物抗体比值为8[107][108] - 截至2025年8月19日,公司正在全球100多个临床中心开展30多项临床试验[109] - 奥布替尼与其他已上市BTK抑制剂相比,有更精准选择性等独特竞争优势[110] - 公司目标于2025年内实现PPMS和SPMS的首例患者入组[113] - 奥布替尼治疗ITP的中国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目标在2026年上半年递交NDA[114] - 奥布替尼治疗SLE的IIb期临床试验2024年完成患者招募,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读出数据[116] - ICP - 723针对NTRK融合阳性的晚期实体瘤成人和青少年患者的注册性II期临床试验,ORR为85.5%,已递交NDA并获优先审评[118] - ICP - 189的120毫克QD剂量递增已完成,未观察到DLT与3级或以上的AE,160毫克剂量组患者入组正在进行[119] - 公司针对儿童人群(2≤年龄≤12)的ICP - 723注册临床试验正在进行,计划于2025年提交NDA[119] 市场与销售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要采用经销模式销售产品[28] - 公司广州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预计可达10亿片量级,已组建超300人商业化团队推广奥布替尼[122] 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第一大股东HHLR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为11.84%,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股份股数266,282,967股,约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5%[7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Jisong Cui(崔霁松)及其近亲属间接和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数分别为79326827股、25648866股等[13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Renbin Zhao(赵仁滨)及其近亲属间接和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数分别为92460375股、27778300股等[132] - 施一公直接持有公司3900000股股份[132] - Xiangyang Chen(陈向阳)间接和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数分别为10533334股、701333股[133] - 傅欣根据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有权享有相当于1000000股股份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权益[133] 风险提示 - 公司新药研发需持续投入,可能继续产生大规模研发费用,亏损或扩大[8][9] - 临床试验进度、结果可能不及预期,创新药注册审批进度或结果也可能不及预期[13][14][15][16] - 公司面临技术升级迭代、核心技术泄密、药物不良事件等风险[17][19][20] - 公司在研产品可能无法获市场认可,获批上市后也可能因新产品问世失去认可[23] - 公司营销团队组建时间短,营销策略不当或人才流失会影响商业化能力[26] - 公司若不能有效管理经销商,可能影响品牌声誉和产品销售[28] - 公司无法及时应对法规政策变化或无法稳定获取原材料等,会影响业务经营和财务[33][34] - 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幅波动可能给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100] - 公司未来几年将持续大规模研发投入,可能产生经营亏损,上市后有退市风险[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