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一文化(002721) -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金一文化金一文化(SZ:002721)2025-08-29 10:08

财务数据 - 2025年半年度合并资产总计25.73亿元,较期初增长17.2%[7] - 2025年半年度合并负债合计1.94亿元,较期初增长83.3%[8] - 2025年半年度合并所有者权益合计23.78亿元,较期初增长13.8%[8] - 2025年半年度母公司资产总计27.83亿元,较期初下降1.6%[11] - 2025年半年度母公司负债合计0.73亿元,较期初下降2.9%[12] - 2025年半年度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7.10亿元,较期初下降1.6%[12] - 2025年半年度合并应收账款期末余额3.76亿元,较期初增长1008.8%[6] - 2025年半年度合并无形资产期末余额4487.80万元,较期初增长404.4%[7] - 2025年半年度合并商誉期末余额1.90亿元,较期初增长2067.6%[7]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412,277,320.79元,2024年半年度为189,892,563.63元[14]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381,710,040.39元,2024年半年度为200,895,815.92元[14] - 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 -15,300,824.50元,2024年半年度为 -3,725,332.07元[15]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4,273,525.88元,2024年半年度为 -3,725,332.07元[15] - 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 -0.0092,2024年半年度为 -0.0014[15] - 2025年母公司营业收入65,968,863.59元,2024年为12,638,754.86元[18] - 2025年母公司营业成本46,901,658.01元,2024年为9,959,271.73元[18] - 2025年母公司净利润为 -42,616,114.29元,2024年为 -633,034.06元[18] - 2025年母公司利息费用751,188.97元,2024年为653,602.35元[14] - 2025年母公司利息收入1,984,008.34元,2024年为8,531,276.43元[14] - 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经营活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25,929,010.53元,较2024年半年度增长约88.66%[20] - 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41,682.65元,2024年半年度为 - 105,381,485.54元[20] - 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投资活动收回投资收到现金1,890,150,000.00元,较2024年半年度增长约42.12%[20] - 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2,496,772.19元,2024年半年度为4,984,098.34元[21] - 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8,698,000.00元,现金流出小计40,996,698.60元[21] - 2025年半年度母公司报表经营活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74,717,842.07元,较2024年半年度增长约579.38%[22] - 2025年半年度母公司报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06,984.23元,2024年半年度为 - 96,279,140.38元[22] - 2025年半年度母公司报表投资活动收回投资收到现金1,890,000,000.00元,较2024年半年度增长约42.11%[22] - 2025年半年度母公司报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78,127,952.05元,2024年半年度为5,665,119.45元[23] - 2025年半年度母公司报表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635,996.46元,较2024年半年度增长约56.11%[23] 股本与资本公积 - 本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中股本为2,669,526,415元[26] - 本期初资本公积为6,241,088,747.98元[26] - 本期初减:库存股为6,766,729,013.51元[26] - 本期初其他综合收益为2,052,693,073.95元[26]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72,252,438.88元[25] - 本期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中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资本为214,419,300元[25] - 本期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中股本为2,669,526,415元[26] - 本期期末资本公积为6,241,088,747.90元[26] - 本期期末减:库存股为6,770,454,358元[26] - 本期期末其他综合收益为2,048,967,748元[26] - 2025年半年度期初股本为2,669,526,415元[30] - 2025年半年度期初资本公积为6,441,473,248.66元[30] - 2025年半年度期初库存股为85,495,806.72元[30] - 2025年半年度本期股本减少10,147,800元[30] - 2025年半年度本期库存股减少10,147,800元[30] - 2025年半年度本期未分配利润减少42,616,114.29元[30] 历史资本变动 - 2014年公开发行A股4,181.25万股,发行后注册资本为16,725.00万元[36] - 2015年2月非公开发行3,456.46万股用于收购越王珠宝81.15%股权,发行后注册资本为20,181.46万元[38] - 2015年3月非公开发行1,419.74万股,发行后注册资本为21,601.20万元[38] - 2015年半年度以21,601.20万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20股,转增后总股本增加至64,803.60万股[39] - 2017年9月非公开发行股份收购多家公司股权,发行后注册资本为77,324.48万元[39] - 2017年11月非公开发行6,147.34万股,发行后注册资本为83,471.82万元[39] - 2018年7月海科金通过碧空龙翔间接控制上市公司14,938.38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7.90%[40] - 2019年6月海科金合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16,254.17万股,占公司总股份19.47%[4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海科金通过碧空龙翔和海鑫资产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份19.47%[41] - 2020年公司获准非公开发行不超125,207,723股新股,向海鑫资产发行12,520.77万股,每股3.09元,变更后注册资本为95,992.59万元[42] - 2021年公司计划回购资金3000 - 6000万元,价格不超4.98元/股,实施期限延至2022年1月14日,1月29日首次回购702,600股,成交1,872,674元[43] - 截至2022年1月14日,公司累计回购10,147,800股,占总股本1.06%,成交30,095,434元[44] - 2023年公司被申请重整,以949,778,077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18股,1,709,600,538股用于偿债和引入投资人[45] - 2025年1月15日,公司回购账户10,147,800股注销完毕,注册资本相应减少[4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注册资本265,937.8615万元,股份总数265,937.8615万股[47] 会计政策 - 重要的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标准为单项计提金额占总额10%以上且金额200万元以上[56] - 应收款项本期坏账准备收回或转回金额重要标准为单项收回或转回金额占总额10%以上且金额200万元以上[56] - 账龄超过1年的重要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标准为单项占总额10%以上且金额200万元以上[56] - 同一控制下多次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个别报表以合并日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6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日需满足企业合并合同获内部权力机构通过、获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等条件[61][62][63][64]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日付出资产等的公允价值,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确认为商誉,小于则计入当期损益[64] - 非同一控制下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个别报表以购买日前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初始投资成本[65] - 为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发行证券的交易费用计入证券初始确认金额[67]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包括公司和子公司[69] - 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将相关收入等纳入合并报表[70][71] - 报告期内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将购买日至期末收入等纳入合并报表[70][71] - 处置子公司,将期初至处置日收入等纳入合并报表,丧失控制权时对剩余股权投资重新计量[71][72] - 分步处置子公司,交易符合特定情况作为一揽子交易处理,否则按不同阶段政策处理[73] - 购买少数股权新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与应享有子公司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冲减调整留存收益[75] - 不丧失控制权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处置价款与应享有子公司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冲减调整留存收益[75]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公司按规定对二者进行会计处理[76] - 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库存现金和可随时支付存款确认为现金,期限短等特征投资为现金等价物[77] - 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产生汇兑差额按规定处理[79] - 外币报表资产负债项目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除未分配利润用发生时汇率折算,利润表项目用交易发生日汇率折算[80] - 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一方时确认金融资产或负债,满足条件终止确认[81] - 金融资产初始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初始以公允价值计量[82] - 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终止确认等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8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金融资产分债务工具和权益工具投资,按规定处理[85]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8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除套期会计外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其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90]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部分金融资产等进行减值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92] - 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的处于第一阶段,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已显著增加但未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二阶段;已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三阶段,二、三阶段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94] -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及合同资产始终按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95] - 若逾期超过30日,公司确定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99] - 公司认为金融资产借款人不大可能全额支付欠款或逾期超过90天发生违约[100] -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评估部分金融资产是否已发生信用减值,证据包括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重大财务困难等[101] - 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他金融负债的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89] - 预期信用损失是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93] - 金融资产减值时按预期信用损失重新计量,损失准备增减计入当期损益[103] - 不再合理预期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收回时,减记账面余额并终止确认[104]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满足条件时以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列示[105] - 财务担保合同初始按公允价值计量,后续按预期信用损失准备金额和特定余额孰高计量[106] - 应收票据分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组合计提坏账准备[108] - 其他应收款按应收利息、应收股利等组合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11] - 合同资产按产品销售和未到期质保金组合计提坏账准备[113] - 存货取得按成本计量,发出时珠宝等用个别认定法,金银等用加权平均法[113]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跌价准备一般按单个项目计提[113] - 实物存货用永续盘存制,非实物存货每年至少盘点一次项目执行情况[117] - 公司将同时满足可立即出售且出售极可能在一年内完成等条件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118] -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净额时,减记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118] - 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账面价值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