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找钢集团(06676)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找钢集团找钢集团(HK:06676)2025-04-29 09:05

业绩总结 - 2024年商品交易总额达1880亿元,交易总量超51百万吨[28] - 2024年交易量突破5140万吨[89] - 2024年度获“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榜单第13位及“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第51位[32] - 2024年公司范畴一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87.49吨二氧化碳当量,范畴二为1498.09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总量为1785.58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为1.15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元收入[151] - 2024年公司天然气消耗107556.00标准立方米,汽油24400.00升,直接能源总耗量169.08吨标煤,消耗密度0.11吨标煤/百万元收入,外购电力2258215.00千瓦时,间接能源总耗量314.40吨标煤,消耗密度0.20吨标煤/百万元收入,总综合能源消耗483.48吨标煤,综合能源消耗密度0.31吨标煤/百万元收入[158] - 2024年公司总耗水量14819.00立方米,耗水量密度9.55立方米/百万元收入[163] - 2024年有害废弃物总量为1.726吨,密度为0.0011吨/百万元收入;无害废弃物总量为336.00吨,密度为0.2166吨/百万元收入[173] - 2024年氮氧化物(NOx)排放为115,326.12克,硫氧化物(SOx)排放为358.68克,悬浮颗粒(PM)排放为11,172.93克[173] 用户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平台累计注册供应商超15000家,累计注册客户超183000家,覆盖SKU超630000种,合作物流运营商1700家[28] - 公司累计为阿联酋、泰国等国家的3000多户用户提供中国工业品代理采购等服务[29] - 报告期内收到505宗产品及服务相关投诉,投诉回应率及解决率均达100%[67] - 报告期内客户满意度调查得分4.82分(满分5分)[6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17,172家供应商,其中海外132家[75]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2025年将每百万元收入的耗电量和耗水量较2022年消耗强度水平降低约2%[152][159] - 公司计划推出胖猫再生资源专注工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清洁能源减少平台用户碳足迹[149] - 公司未来将完善绩效指标,平衡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19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成功获得上海市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项目资金开发智能交易助手[89] - 公司提交“一种钢铁类货物的资源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专利申请[89] - 公司与第三方合作开发“物流哨兵”数字工具,实现运输全程可视化[54] -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新知识产权73项,截至报告期末共持有有效知识产权736项[136] 市场扩张和并购 无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建立由董事会、审核委员会及ESG工作小组构成的“决策-管理-执行”三层ESG管理框架[37] - 公司与利益相关方建立高效定期沟通机制,不同利益相关方沟通渠道不同[43][44] - 公司识别出18个涵盖环境、社会及管治领域的重大ESG议题[45] - 公司从服务和产品维度加强平台质量管理,建立严格卖方甄选流程[49] - 公司建立完善的承运商评级机制,优先考虑评级高的承运商[51] - 公司首创“无车承运人”模式,整合资源打破传统物流模式限制[52] - 公司利用胖猫物流数字化平台实现物流履约流程控管与产品服务标准化[53] - 公司建立完善的退货产品回收及处理机制[56] - 公司建立严格营销审核机制,确保推广内容合规、真实准确[58] - 公司在重点城市设立43个本地服务中心提供线下售后服务[66] - 客服人员在15分钟内将投诉上报至各负责部门[63] - 涉及产品质量问题,公司承诺在24小时内向买家提出补救计划[61] - 公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内部审计制度》[111] - 公司成立内控监察部,每年制定专项或常规审核计划[113] - 公司实施的风险管理政策涵盖业务运营各方面,建立动态风险控制体系[117] - 风控部、法律部及内控部以“三大支柱系统”方式运作,协同合作进行风险控制与监督[120] - 公司制定《反舞弊制度》和《举报管理规范》,成立诚信调查团队[121] - 2024年公司更新《行为规范承诺书》等文件,全体雇员须签署[121] - 报告期内公司为雇员开展14次商业道德培训会议并向董事提供培训[126] - 公司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年初各部门与人力资源中心合作制定计划,经批准后实施[198] - 公司高度重视雇员职业健康与安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实施多项管理措施[199]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加强职业健康宣传与教育,提升雇员相关认识[200] - 公司定期为雇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可能接触职业危害的雇员进行监测跟进[200] - 公司加强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估,对高风险岗位实施预防控制措施[200] - 公司建立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体系,确保紧急情况能及时提供援助[200] - 公司推广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培训及演练,组织职业健康教育活动[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