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常青股份(603768) - 常青股份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常青股份常青股份(SH:603768)2025-05-12 08:15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3%[16][65][67][68] -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815.9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22%[16][65][68] - 2024年营业成本28.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5%[17] - 2024年销售费用3584.2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23%[17][67][68] - 2024年管理费用1.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98%[17] - 2024年研发费用1.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64%[17]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64%[17][77][81] 子公司业绩 - 合肥常菱汽车配件表面加工业务,注册资本400.00,总资产4,633.81,营业收入2,820.89,净利润389.58[26] - 合肥常茂钢材加工、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业务,注册资本3000.00,总资产61,507.48,营业收入113,415.64,净利润887.76[26] - 阜阳常阳汽车零部件、模具研发生产销售业务,注册资本7000.00,总资产30,432.52,营业收入20,572.45,净利润2,062.62[26] 财务指标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3元/股,较2023年下降53.85%[64]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29元/股,较2023年下降45.28%[6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02%,较2023年下降3.75个百分点[64] - 2024年其他收益4527.50万元,较2023年增长48.09%[67][68]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4316.18万元,较2023年增长296.61%[67][68] - 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8904.85万元,较2023年增长275.54%[67][68] - 2024年资产处置收益 -543.81万元,较2023年下降2114.76%[67][68] - 期末货币资金余额7.62亿,较期初增长107.23%,因发行股票募资现金增加[71][72] - 期末应收票据余额990.86万,较期初下降75.54%,因商业承兑汇票下降[71][73] - 期末固定资产金额25.14亿,较期初增加36.45%,因在建工程转入增加[71][73] - 期末在建工程金额2.92亿,较期初下降55.89%,因项目完工转固[71][73] - 期末长期待摊费用金额8486.4万,较期初增长213.97%,因承接新项目增加工装投入[71][7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6.71万,较2023年增长88.92%,因销售收款增加[77][78]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9亿,较2023年增长30.05%,因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减少[77][79][80] - 2024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0.41亿,较2023年增长20.54%[77] - 期末应付账款余额6.60亿,较期初增长38.89%,因应付款工程、设备及货款增加[71][75] - 2024年资产负债率(合并)为58.56%,较2023年下降0.71%[82] 未来展望 - 2025年预计销售收入34.00亿至39.00亿元,与上年同期增长0% - 15%[88] - 2025年计划营业收入39.00亿元,较2024年实际数增长14.40%[93] - 2025年计划营业成本32.58亿元,较2024年实际数增长15.19%[93] - 2025年计划利润总额1.15亿元,较2024年实际数增长107.09%[93] - 2025年计划净利润9210.00万元,较2024年实际数增长35.12%[93] 公司优势 - 公司具备供应商配套体系优势,为多家厂商配套生产零部件[20] - 公司在工艺技术及制造装备方面有完善产品开发系统等四方面优势[20] - 公司拥有和客户同步开发车身及底盘零部件的设计开发能力[21] - 公司于2012年被评为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有专业技术研发团队[21] - 公司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及装备,多项指标处于行业前列[22] - 公司在汽车零部件细分市场有相对领先优势,能满足整车厂商整体配套需求[22] - 公司形成柔性化生产管理能力,可实现多品种批量供货[23] 其他要点 - 2024年公司召开董事会7次、审计委员会5次、战略委员会4次、提名委员会1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1次[28] - 2024年监事会召开6次会议,审议通过22项议案[43] - 公司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逐步成为世界级企业”的企业愿景[36] - 公司轻量化业务和新能源业务逐步形成主要营收支撑[36] - 公司致力打造平台制造模式,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精益化三化融合[36] - 公司将深耕汽车零部件制造细分市场,巩固传统优势,发展规模性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务[36] - 公司加强技术引领、科技赋能,提升核心竞争力[36] - 公司加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布局和产品开发力度,研究一体化压铸铝合金成型工艺[36] - 2025年公司将加强内控和人才梯队建设,召开业绩说明会增强信披透明度[37] - 2025年公司下属原材料加工企业要形成上游原材料供给业务闭环,提升成本优势[37] - 2025年公司深耕汽车零部件制造细分市场,发展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业务等[37] - 2025年公司重点围绕安徽地区打造汽车产业首位度,优化生产基地布局[37] - 2025年公司持续推动与多家车企合作,提高配套生产和响应能力[38] - 2025年董事长薪酬(税前)69.20万元,董事、副总经理刘堃薪酬(税前)120.00万元[97] - 2025年独立董事许敏、白先旭、陈高才薪酬(税前)均为8.00万元[97] - 公司拟续聘容诚为2025年度财务报告及内部控制审计机构,聘期一年[101] - 2025年度公司及子公司授信总额预计不超过53.51亿元[103] - 2024年度利润分配以237,955,857股为基数,每10股派0.58元,派现13,801,439.71元,占净利润20.25%[105] - 2024年半年度以237,955,857股为基数,每10股派1.10元,派现26,175,144.27元[106] - 2024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总额39,976,583.98元,占净利润58.65%[106] - 2025年度公司与安徽双骏智能科技关联交易预计金额1.41亿元,上年实际7194.04万元[108] - 2025年度拟为全资子公司提供不超21.58亿元担保,目前担保余额8.22亿元[111] - 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32亿元,减少利润总额同额[114] - 公司编制未来三年(2025 - 2027年度)股东分红回报规划[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