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1]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100.00%[5]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的100.00%[5] 公司治理规则 - 股东大会作出普通决议需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二分之一以上通过[7] - 股东大会作出特别决议需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7] - 独立董事占全体董事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7]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新增对内部控制的全面管控及监督评价工作内容[9] - 审计部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监督与指导下进行审计和例行检查[11] - 建立从分析风险入手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程序等的内部审计模式[12] - 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并制定薪酬、绩效考核等制度[13] - 建立人力资源相关控制制度,涉及招聘入职等多方面管理[14] - 将内部控制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15] - 建立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环保节约等制度并履行社会责任[16] - 建立信息与沟通机制,包括信息采集和沟通渠道[16][17] - 制定采购、费用及付款业务相关制度,按月按计划付款[19] - 制定销售相关制度,规范销售流程并落实收款责任[20] - 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每年至少清查盘点一次[20] - 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各方面[21] - 对各类资产实行部门归口管理,银行账户每月至少核对一次[22] - 制定存货管理制度,有财务抽查和部门自查两种盘点形式[23] - 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确保账账、账实、账卡相符[24] - 对长期投资编制建议书,实行集体决策并跟踪管理[25] -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控制方面建立系列制度[25] - 依据法规制定完备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25] - 对各部门资源分配考核,以预算为财务控制和考核依据[26] - 从多方面加强对子公司管理,确保投资安全和报表真实[27][28] - 制定关联交易、对外担保、重大投资管理制度[29][30][31] - 未对企业或个人提供过担保,保证财产安全[30]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 - 依据内控规范体系开展评价工作,确定缺陷认定标准[33] -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定量标准涉及税前净利润、资产总额、营业收入[33]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重大缺陷错报金额为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34]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重要缺陷错报金额为人民币500 - 1000万元[34]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一般缺陷错报金额为人民币500万元以下[34]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包括对已签发财报更正追溯等情况[34]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包括未合理选择应用会计政策等情况[34] 内部控制评价结果与改进方向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财务及非财务报告无重大和重要内部控制缺陷[37] - 需提高员工特别是董监高及关键岗位人员规范运作认识[37] - 要强化内部审计力度并监督内控实施[37] - 应加强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并控制风险[37] - 无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38]
共同药业(300966) - 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