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公司前身为科蓝有限公司,1999 年 11 月 9 日设立,2012 年 8 月 24 日转制为内资企业,2013 年 11 月 30 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4][5] - 2017 年 6 月 8 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社会公众股 3286 万股,注册资本 46217.8442 万元[5] - 公司是金融软件和解决方案服务供应商,经营范围包括开发生产软硬件等[6] 公司治理 - 董事会 9 名董事中有 3 名独立董事[12] -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分别行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11][12] - 公司按前台、中台、后台划分设立部门体系,前台分三大运营中心及特色产品事业部[13] 内部控制 - 公司按风险导向原则确定内控评价范围,涵盖主要单位、业务、事项及高风险领域[7] - 内部控制评价基准日,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重要缺陷[9] - 公司重视内控体系建设,围绕五大要素进行评价[10] - 公司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各方面职责权限[11] - 内审部负责公司内部审计监督,发现内控缺陷向管理层或审计委员会报告[15] 管理制度 - 公司建立科学人事管理制度,选拔员工重视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16] - 公司制定风险管理政策,确保业务风险可知、可防、可控[18] - 公司各项需审批业务有明确审批权限及流程,通过信息化系统控制[20] - 公司建立健全财务内控体系,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完整和决策有用[22] - 公司制定严格信息技术控制制度,保证信息系统恰当运行和交易准确[24] - 公司建立内外部信息沟通渠道,确保信息有效传递和披露[27] - 公司制定资金管理制度,保证货币资金安全[29] - 公司制定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业务操作和岗位分离[31] - 公司规定由专职人员核算成本费用,审核控制支出,监控预算和成本控制情况并定期分析[33] - 公司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和规定,对采购、审批等设计严格控制程序,明确部门职责[34][35] - 公司对项目实行预算管理,制定一系列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各环节[36] - 公司制定投资相关制度,规范对外投资行为,控制投资风险[37] - 公司制定关联交易管理制度,把控决策程序和审批权限,及时完整披露关联交易[38] - 公司制定融资与对外担保管理制度,规定担保条件和审批程序,要求被担保对象提供反担保[39]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募集资金相关内容并及时披露使用情况[40] - 公司制定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信息披露各方面内容,控制信息披露工作[41] 缺陷认定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重大缺陷错报≥利润总额 10%,重要缺陷利润总额 5%≤错报<利润总额 10%,一般缺陷错报<利润总额 5%[42][43]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重大缺陷损失≥利润总额 10%,重要缺陷利润总额 5%≤损失<利润总额 10%,一般缺陷损失<利润总额 5%[44]
科蓝软件:北京科蓝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