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总结 - 2023年末公司资产总计55.89亿元,较年初略有下降;负债合计13.61亿元,较年初减少;所有者权益合计42.28亿元,较年初增加[12][14] - 2023年度合并营业收入为12.12亿元,上期为11.96亿元;营业成本为7.86亿元,上期为8.21亿元;营业利润为1.89亿元,上期为0.60亿元[15] - 2023年度合并利润总额为1.86亿元,上期为0.52亿元;净利润为1.68亿元,上期为0.57亿元;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7亿元,上期为0.53亿元[15] - 2023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5389元,上期为0.1707元;少数股东损益为79.82万元,上期为367.44万元[15] 财务数据变动 - 2023年末货币资金为8.70亿元,年初为7.40亿元,增长17.50%;交易性金融资产为0.46亿元,年初为4.00亿元,下降88.55%[12] - 2023年末应收账款为5.30亿元,年初为4.58亿元,增长15.69%;存货为2.75亿元,年初为2.99亿元,下降8.21%[12] - 2023年末短期借款为2.01亿元,年初为4.11亿元,下降51.12%;应付账款为1.95亿元,年初为1.68亿元,增长16.30%[14] - 2023年末未分配利润为9.02亿元,年初为8.02亿元,增长12.57%[14] 现金流量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合并为1.513857216亿元,上期为 - 0.3860961385亿元;公司本期为1.0674450083亿元,上期为0.41436387亿元[17] - 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合并为1.9253935899亿元,上期为 - 2.5147195595亿元;公司本期为2.1462906998亿元,上期为 - 1.8648802666亿元[17] - 2023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合并为 - 2.2912309232亿元,上期为 - 0.7883512529亿元;公司本期为 - 2.4400868635亿元,上期为 - 1.7536879694亿元[17] 公司股权与历史 - 公司注册资本为6,368万元,新加坡新阳持股40.00%,上海新晖持股35.00%,上海新科持股25.00%[2] - 公司前身2004年由新加坡新阳独资设立,历经多次股权变更和注册资本调整[3][4][25][26][27][28][29] 会计政策与核算 - 公司会计期间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营业周期为12个月,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32] - 公司对金融资产、负债、存货、固定资产等有相应的确认、计量和核算方法[54][83][107] 资产项目情况 - 固定资产期末账面价值455,320,052.95元,年初账面价值412,481,237.68元[187]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444,621,299.90元,期初余额377,684,551.69元;光刻机1900期末账面净值增长2.84%,合肥厂房建设项目增长82.13%[188][189] - 无形资产期末账面原值合计102,601,976.51元,年初为103,767,277.27元;土地使用权期末账面价值下降,软件增长37.81%[194] - 商誉期末余额133,878,847.88元,与年初相同,减值准备也为133,878,847.88元[195] 负债项目情况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合计201,167,216.67元,年初余额合计410,768,569.62元[200] - 应付票据期末银行承兑汇票余额225,820,314.42元,年初余额171,629,966.26元;应付账款期末余额194,805,025.13元,年初余额167,505,002.37元[200]
上海新阳:2023年年度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