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伟星新材: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
伟星新材伟星新材(SZ:002372)2024-04-08 14:54

公司概况 - 2010年3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3] - 在浙江临海、上海、天津、重庆、西安以及泰国建有六大生产基地,国内外设50多家销售公司[11] - 拥有1900多名专业营销及服务人员,30000多个营销网点,营销网络辐射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11] - 主编或参编23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获授1600多项专利[11] 业绩数据 - 2021 - 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38762.62万元、695364.07万元、637828.43万元[46] - 2021 - 2023年净资产分别为490748.44万元、532704.04万元、559402.62万元[46] - 2021 - 2023年利润总额分别为143978.39万元、129748.20万元、173185.87万元[47] - 2021 - 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335.13万元、153504.16万元、143240.79万元[47] - 上市至今共实施13次权益分派方案,累计派发现金红利67.26亿元[48] - 2020 - 2022年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79605.65万元、95526.78万元、95524.68万元,占归母净利润比率分别为66.75%、78.09%、73.62%,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占年均净利润的比例为218.66%[49] - 2023年度拟以1571867988股为基数,按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元(含税)[49] - 2023年度共实现利税21.03亿元[96] 用户数据 - 2023年组织或参与57场线上会议,现场接待投资者21场,参加策略会近40场,投资者线上线下交流逾1000人次[43] 荣誉成果 - 2023年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26][27] - 荣获“202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健康指数百强”“2023年度浙江上市公司最佳内控奖TOP30”[27][35] - 获金牛奖“2022年度金信披奖”[37] - 被评为浙江省AAA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6] - 入选浙江省第一批绿色产品(服务)认证“领跑者”名单[26] - 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6] - 获上市公司水晶球奖“最具社会责任(ESG)上市公司”[27] - 2023年获“浙江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十二星级服务能力持续有效验证”等荣誉[76] - 2023年获中塑协“企业信用等级证书(AAA级)”等荣誉[96] 公司管理 - 2023年召开3次股东大会、7次董事会、8次下属专门委员会会议、6次监事会[35] - 2023年共披露带编号公告47份,涉及相关文件300多份[37] - 自2010年上市以来连续13年被深交所评为信息披露“A”[37] 员工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共有在职员工5201人[53] - 员工岗位结构中生产人员占33.61%、技术人员占33.45%、销售人员占37.88%等;学历结构中本科及以下占29.99%、专科占31.11%等;男女比例为男71.33%、女28.67%[54] - 2023年修订2394份安全制度,签署31份安全责任状,开展68场安全健康培训(3328人次)、24场消防演练(2330人次),进行95场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完成率100%[60] - 2023年任命骨干516人,其中通过竞聘提拔147人(90后占比61%);整体经理人队伍80后占比84%、90后占比6%[62] - 2023年人均培训28.7课时,培训满意度96%,组织一级核心培训50场[64] - 2023年销售公司人均培训38.7课时,约占工作时间的2.01%[64] - 2023年ELN学习平台新增内部课程431个,最佳实践课程52个,员工月平均学习人数1.245人[64] - 2023年回复及解决员工问题完成率100%[66] 能耗与环保 - 2023年临海工业园符合浙江省“无废工厂”建设要求,并评为“无废城市细胞”[83] - 2023年临海工业园PVC车间节约能耗20%,重庆工业园辅助设备节约能耗10%,生产线节约能耗15%[86] - 2023年天津工业园引进除湿干燥机、永磁电动机节约能耗20%以上,泰国工业园PPR车间节约能耗10%左右[86] - 2023年天津工业园全年实际采购绿电1445.6万度,并获得1.4万张绿证[86] - 2023年总能耗15143.73吨标准煤,同比减少6.25%;温室气体排放总量83071.39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减少6.35%[87] - 主导产品PPR、PE给水、PE燃气、PE - RT I型管材获最高等级三星绿色建材产品认证[90] 社会责任 - 2023年临海工业园定向捐赠爱心款150万元支持当地教育事业[101] - 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内容呈现、数据展示与相关规定存在差距需改进[107] 未来展望 - 计划向标杆和专业机构学习完善社会责任体系[108] - 计划将公益慈善事业与品牌建设相融合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108] - 2024年将坚持“可持续发展”履行企业公民义务[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