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 - 联合资信维持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和“众和转债”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稳定[4][85] - 公司经营风险评级为C,财务风险评级为F1,最终评级结果为AA[15] 业绩数据 - 2023年营业总收入65.35亿元,同比下降15.52%,利润总额16.40亿元,同比增长0.19%[13][41][63][64][92] - 2024年1 - 3月营业总收入16.29亿元,同比增长12.37%,利润总额3.35亿元,同比下降28.37%[43][64][92] - 2023年毛利率15.46%,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2024年1 - 3月毛利率15.63%,同比下降5.56个百分点[13][43] - 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为91.82%[41] - 2023年电子新材料业务收入28.78亿元,占比47.96%,毛利率19.53%[44][46] - 2023年合金产品收入17.71亿元,占比29.52%,毛利率8.35%[44][46] - 2023年铝制品收入10.63亿元,占比17.72%,毛利率10.76%[44][46] 产能产量 - 截至2023年底,一次高纯铝、铝制品及合金产品、高纯铝液、电子铝箔和电极箔产能分别为18万吨/年、18万吨/年、5.5万吨/年、3.0万吨/年和2500万平方米/年[12][38][50] - 2023年高纯铝液产量4.85万吨,同比降18.90%;高纯铝产量6.57万吨,同比降14.01%[53] - 2023年电子铝箔产量2.09万吨,同比降26.92%;销量2.14万吨,同比降22.74%[53] - 2023年电极箔产量2252.82万平方米,同比降2.86%;销量1794.27万平方米,同比降15.62%[53] - 2023年铝制品及合金产量18.61万吨,同比增12.79%;销量18.64万吨,同比增7.50%[55] 财务指标 - 截至2023年底,现金短期债务比为1.74倍,EBITDA为22.71亿元,EBITDA利息倍数和全部债务/EBITDA分别为17.85倍和2.31倍[12] - 2022 - 2024年3月,合并口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7.35亿元、65.35亿元、16.29亿元[16] - 2022 - 2024年3月,合并口径利润总额分别为16.37亿元、16.40亿元、3.35亿元[16] - 2022 - 2024年3月,合并口径营业利润率分别为16.15%、14.69%、14.53%[16] - 2022 - 2024年3月,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0.94%、41.76%、39.52%[16] - 2022 - 2024年3月,合并口径现金类资产分别为28.04亿元、41.69亿元、37.75亿元[16] - 截至2024年3月底,合并资产总额170.56亿元,较上年底增长2.02%[66] - 截至2024年3月底,负债总额67.41亿元,较上年底下降3.46%[67] - 截至2024年3月底,所有者权益较上年底增长5.95%[67] 资金募集 - “众和转债”发行规模13.75亿元,债券余额11.85亿元,到期兑付日为2029/07/18[21] - 截至2023年底,“众和转债”募集资金累计使用8.54亿元,剩余资金含专户余额3.17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1.90亿元[26] - “众和转债”初始转股价格8.20元/股,2024年2月6日起调整为7.04元/股[26] 其他要点 - 截至2023年底,公司持有天池能源14.22%股权,自备电厂年供电量18.50亿千瓦时左右,满足约50%生产用电需求[12] - 公司先后承担7项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2] - 公司铝纯度可达到99.9999%(6N),是国内为数不多能规模生产超高纯铝基溅射靶材坯料的企业[12] - 公司形成了“能源 - 高纯铝/合金产品、铝制品 - 电子铝箔 - 电极箔”电子新材料循环产业链[12] - 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控股股东特变电工持有35.53%股权[38] - 2023年公司通过氧化铝期货及电解铝期货、期权实现平仓及期权收益3573.00万[47] - 2023年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18.33亿元,占采购总额比重34.39%,采购集中度一般[48] - 2023年公司向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13.83亿元,占营业总收入比重21.16%,销售集中度一般[52] - 2023年公司销售债权周转次数升至4.77次,存货和总资产周转次数降至3.09次和0.42次[55] - 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建项目预算合计18.71亿元,尚需投资4.74亿元[59] - 2023年公司投入约6500万元实施11项节能改造项目,实现节能14400吨标煤,单位产品电耗降低近2kWh/平方米[81] - 2023年研发投入6.4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93%,实现专利受理79件[82]
新疆众和: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4年跟踪评级报告